9月18日,是一個絕不能忘記的日子。時光荏苒,但刻骨銘心的屈辱一刻也不能忘記,日軍的鐵蹄以強橫的姿態實施暴行,生靈涂炭、哀鴻遍野,群山浸染著血,江河奔流著淚,中華民族歷經苦難,在英雄不屈不撓的斗爭中走向抗日戰爭的勝利。勿忘“九一八”,吾輩當自強,作為黨員干部,我們當以史為鏡,以英雄之精神為光,燭照新征程的奮進之路,以偉大精神砥礪前行,在新時代創造出更大的輝煌。
勿忘“責無旁貸,力扛使命”的為民情懷,以“赤子初心”砥礪前行。從抗戰歷史的浪潮中,掬起一朵朵激越奔騰的浪花,每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里都鐫刻著人民英雄為民奮斗的模樣,閃耀著他們誠摯為民、甘愿犧牲的深厚情懷。蕩氣回腸的是英雄氣魄,永世流傳的是為民之情。從1931年到1945年,930余座城市被占,3500萬同胞傷亡,4200萬人無家可歸……為了人民群眾的安瀾歲月,一代代人民英雄或是在風華正茂時不求回報地為偉大事業奮勇直行,或是遠離妻兒老小奔赴戰場,他們頑強勇毅、拼搏奉獻,流血犧牲渾不怕。我們不能忘卻歷史,我們不能遺忘初心,初心不泯、歷久彌堅,黨員干部要當“英雄之光”的追隨者,要當“赤子初心”的踐行者,為人民群眾的事業積極進取、拼搏奉獻。
勿忘“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以“斗爭精神”拼搏到底。蒙難的歲月里,英雄在蒼涼低沉的大地上奏響奮勇前行的音節,每一聲都充滿力量,每一聲都氣勢難擋。疾風不可折、烈火不可熔的是人民英雄的強韌意志,大浪淘不盡、狂沙吹不去的人民英雄的斗爭力量。敵人越窮兇極惡,英雄的力量越勢不可當;周圍的環境越艱辛惡劣,英雄的意志越百折不撓;斗爭的風潮越強勁,英雄的斗志越“氣吞萬里如虎”。作為黨員干部,在新時代的嶄新征程中,面對變幻莫測的形勢、考驗,我們要以人民英雄為精神坐標,發揚斗爭精神,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意志開拓偉大事業。
勿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以“愛國忠誠”奮進時代。鐵骨錚錚立于中華,偉岸身姿比于群山,中華大地上的水記錄下了他們愛國奮斗的故事,中華大地上的山標注著他們絕不屈服的氣節與風骨,山水交輝、風云交匯,涌動起英雄的愛國精神。東三省的淪陷讓中華民族陷于生死存亡的境地,面對覆巢之急、倒懸之危,人民英雄站上了風口浪尖,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情懷投入戰斗中,從平型關大捷到臺兒莊大捷,再到黃土嶺大捷,捷報頻傳、令人振奮,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無數英雄舍生忘死的奮斗中,我們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忘屈辱歲月,接續奮斗未來,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以忠誠之心續寫繼往開來的新篇章,將愛國之情融入事業奮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