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防空警報刺破寧靜的天空,又是一年“九一八”。今年,正值“九一八”事變爆發90周年,時光流逝,卻帶不走“血與火”的往事。作為青年黨員,牢記“九一八”,勿忘當年尸骨累累,方得今日和平之花,警鐘聲長鳴,吾輩當自強。
牢記崢嶸歷史,感恩英雄輩出。江河浩蕩英雄淚,山岳巍峨忠骨魂。今天我們抬頭便能看見沒有硝煙的藍天,身后站著強大的祖國,無憂無慮、無所畏懼,這是90年前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是頭顱可斷志不可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之時,只身一人與敵人周旋5晝夜的楊靖宇;是“甘愿征戰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懷有3個月的身孕,仍率騎兵連勇猛沖殺的李林;是用皮鞭抽、刺刀戳,英勇不屈,“寧為鞭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趙伊坪,是成千上萬無所畏懼、挺身而出,冒著敵人的炮火,“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人民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90年前那一段崢嶸與犧牲交織的歲月,造就了無數英雄,也迸發了偉大的抗戰精神。這種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是推動當今青年持續奮斗的精神源泉,也是不斷激勵我們青年黨員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勇敢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責任的強大精神動力。
站穩現今腳跟,常懷憂患意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苯裉?,我們拉響警報,銘記每一個紀念戰爭的日子,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以史為鑒、捍衛和平,更是為了警示全體國民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網絡上有人妄言,“在和平發展時期沒必要學習抗戰精神,那種精神已經過時了”。對這種錯誤思想必須堅決抵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得意識到我國發展總體態勢是好的,人民生活和平富足,可我國同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環境,風險挑戰來自于國內外、經濟社會、自然界等各方面,不管是新冠疫情,還是洪水臺風,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當前,抗戰精神依然閃光,憂患意識仍需常備。青年黨員常懷憂患意識,才能摒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作風,積極作為,沉下身子為群眾辦實事,大膽走出去尋求發展機遇;才可以在這個“跨界打劫”、飛速變化的時代,不被別人“消滅”,長存于世;才會以強烈的責任感應對巨大壓力,居安思危、知危圖安,把握主動權,化解風險挑戰,維護著我黨旺盛的競爭力和戰斗力。
揚帆啟航未來,自強奮斗不息。黨的事業,核心在人,關鍵在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從兩彈元勛們隱身大漠,于荒蕪中鑄造出國之重器,到今日無數海歸學子,默默致力于一個又一個科研攻堅;從昔日塞罕壩人于荒漠之中筑起綠色傳奇,到今日扎龍濕地又一代守護人致力于丹頂鶴的保護;從汶川地震的志愿者行動,到北京奧運的火炬傳遞,從反疆獨反藏獨的驚天怒吼,到抗議大戰的青春揮灑,代代杰出青年的光輝身影,始終在我們心中熠熠發亮。時代需要我們用堅實的肩膀扛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不管是身處象牙塔的年輕大學生,還是扎根基層的青年村官,抑或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只要盡心做好本職工作,何嘗不是在為國為家添磚加瓦。各位青年黨員,牢記“九一八”事變,就是要學習先烈前輩們胸懷報國之志的精神,把人生志向轉化為奮斗動力,不怕苦、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經得住風雨,把個人夢想匯入時代洪流,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斗中閃光。
歷史雖已遠去,我們唯有自強不息,方可告慰先烈;唯有奮發有為,方可不負時代。歷史不容忘卻。這和平,來之不易,在“九一八”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致敬先輩,致敬永不妥協的抗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