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您的當前位置:竹海文檔網 > 發言稿 > 校長在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會上的發言材料

校長在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會上的發言材料

老師們好??!近日,中辦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負擔和課余培訓負擔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從為黨為國育人的戰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決策,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主義和短視的教育行為,確保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峨p減》政策的實施,不僅是我國教育模式的重大調整,也是教育觀念的重大轉變?!峨p減》的實施是為了堅持教育的公益屬性,糾正教育觀念的偏差,重新認識教育規律。

1.對公益屬性的堅守

基礎教育不是企業,而是國家必須提供的公共產品。資本不能泛濫。學校教育和課外培訓機構都必須堅持教育的公益屬性,不能把良心的事業變成“逐利的產業”,更不能成為一些人追求利潤的工具。在維護公平正義方面,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教育不可能成為奢侈品,更不用說讓高質量教育成為少數富人的“專利地區”。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教育公益原則,努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礎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構建優質教育體系,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雙減”政策,是黨和政府堅持教育公益性,努力減少家庭教育支出,停止營利性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重大舉措。

2.對教育觀念的糾偏

我國中小學教育受到應試教育的嚴重干擾,帶來了一系列教育觀念的扭曲。實施“雙減”政策,從本質上說,是對一系列教育觀念的糾偏。

第一,糾正育人初心之偏。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不是應試競爭的“跑馬場”。要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凝聚共識,尊重兒童的休息權、健康權,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走出“短視化、功利化”教育的困境,從根本上守住兒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線,否則,教育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第二,糾正違規競爭之偏。不少地方、不少學校、不少家庭,為了在升學競爭中搶得先機,堅信所謂“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違法違規教育行為大行其道。如果這種受極端功利的應試教育驅動的各種違法違規辦學行為得不到有效制止,整個教育就不可能走出內卷化的“劇場效應”和“囚徒困境”。實施“雙減”政策,就是依法依規治教,恢復和重建良好教育生態。

第三,糾正超前學習之偏。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承擔著國家培養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職責,而校外教育則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遺憾的是,當下的校外教育儼然成為了學校教育的另外一個實施主體。各種培訓機構實施“超前學習”“超標學習”,成為贏得客戶的不二法門。有位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師,在暑期放假前問四年級的學生沒有學過五年級上學期數學的請舉手,結果只有3個學生舉起了手;問已學過五年級下學期數學的請舉手,結果有一半的學生舉起了手。這種校外培訓危害有三: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影響教師正常教學,危害學生的學習興趣。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這種超前教育嚴重惡化了教育生態。實施“雙減”政策從根本上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職能,構建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互相補充、協調育人新格局。

第四,糾正負擔過重之偏。由于短視化、功利化應試教育的驅動,中小學教育圍繞升學考試科目,大量增加學生的上課、作業、考試和校外學科培訓時間,導致學生單一的考試升學負擔日益沉重,學生的學習生活日趨單調,既破壞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生態,又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質量。

實施“雙減”政策,要調整優化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結構,既要做好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減法”,又要做好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加法”。

3.是對教育規律的再認識

功利化、短視化的中小學教育,相信“時間+汗水”,不尊重教育規律,不相信教育科學。實施“雙減”政策,是對教育規律的回歸。

第一,堅持全面發展規律?!皽p負”從根本上說,是要優化學生的成長環境,改變單一的應試教育局面,保障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本身既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一項高中教育質量監測結果表明,喜歡體育藝術的學生比不喜歡體育藝術的學生學業成績平均高40分。

第二,堅持身心和諧發展規律?,F在,不少家長緣于對子女未來教育前景的不確定性,患上了嚴重的“教育焦慮癥”,導致了中小學生的過度教育,其重要表現就是通過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以增加對未來所謂優質教育追求的安全感。這種過度教育不僅違背教育規律、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

第三,堅持知行合一規律。中小學生的學習,不僅需要掌握書本知識,更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其智慧的發展。實施“雙減”政策,必須調整中小學的教育活動結構,在減少大量單調、重復、低效的知識學習負擔的同時,著力加強學生的綜合實踐教育。

第四,堅持因材施教規律。實施“雙減”政策,必須優化課內外教育結構,在滿足學生教育需求側上下功夫。中央要求“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各種課后育人活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這里,必須科學定位和整體優化學校教育課程育人體系和學校課后育人體系的關系。如果說,學校課程育人體系以實施國家課程標準、著力提高國家規定的必修基礎課程實施質量的話,那么,學校課后育人體系則應立足于滿足學生個性化、差別化、實踐性學習需求,滿足學生“作業、實踐、扶弱、特長”等多樣化學習與發展需求。這兩個體系,一個致力于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共

同基礎,一個致力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綜合素養的培育。

謝謝大家!

竹海文檔網 www.tower74dev.com

Copyright © 2009-2023 . 竹海文檔網 版權所有

Powered by 竹海文檔網 ?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粵ICP備09049462號-1

Top
亚洲av无码不卡顿片